導航
首頁 - 新聞資訊 - 企業資訊
中國模具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發布者: 源晟鍵    時間:10/8/2019 9:13:41 AM

模具是工業生產的基礎工藝裝備,被稱為“工業之母”。75%的粗加工工業產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型,絕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模具涉及機械、汽車、輕工、電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個行業,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歐洲模具設計和生產的時間分別要比我國快44%和61%左右,但我國模具設計和生產的成本只有歐洲地區的91%。目前,國際模具行業競爭激烈,近兩年來德國模具整體價格已下降i/4左右,且全球58%的模具由德國等西歐國家生產,中國等亞洲國家僅占極小的比例。但目前東歐地區的模具生產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亞洲地區的生產規模也將增加到1/5左右。我國的模具行業也已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 

    一、我國模具行業發展快 

    近10年來,我國模具行業一直以每年15%的增長速度快速發展。十五期間,我國模具行業年增長速度達到20%。2005年模具銷售額達610億元,同比增長25%,排在世界第三位;模具出口大幅增長,表明模具水平和競爭力提高。據海關統計,2005年模具出口7.4億美元,同比增長50%以上;模具產品結構更趨高檔,復雜、精密、長壽命的模具份額提高到30%。目前,國內約有模具生產廠商3萬余家,從業人員有80多萬人,全年模具產值達534億元人民幣。涌現出一批模具行業領頭羊,如在汽車覆蓋件領域的一汽模具,輪胎領域的巨輪模具,塑料模具領域的海爾,模塊標準件領域的圣都等;不少地方出臺了扶持當地模具行業發展的政策,如重慶、成都、蘇州、大連等地都在建立模具工業園區,改善發展環境,完善模具生產的配套體系。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模具行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也為其發展提供了巨大了的動力。 

    中國模具行業的發展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東南沿海地區發展快于中西部地區。南方的發展快于北方。模具生產最集中的地區在珠江三角和長江三角地區,其模具產值約占全國產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廣東是中國現在最主要的模具市場,而且還是中國最大的模具出口與進口省。2004年,廣東省模具業穩居全國模具行業的頭把交椅,產值達185億元,模具制造業產值和銷售額約占全國的40%以上。目前在全國排序前10名的企業中,廣東占有5家,世界最大的模架供應商和亞洲最大的模具制造廠都在廣東。深圳模具業發展迅猛,已具規模優勢,年產值超過100億元,占廣東省模具業的近60%,占全國模具業的近25%,已成為國內模具制造中心。 

    上海現有模具企業1500余家,從業人員7萬多人,年產值近10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到2010年總產值將達到200億元左右。浙江省模具行業主要集中在寧波市和臺州市,寧波市的寧海、余姚、慈溪及鄞州主要生產塑料模具,北侖以壓鑄模為主,象山和舟山以鑄造和沖壓模具為主。臺州市主要模具生產企業集中在黃巖和路橋,塑料模具占大多數。江蘇蘇州目前有各類模具廠1000多家,模具加工點1000多個,模具年銷售額約50億~60億元,模具業成為該市新興工業之一。目前安徽省已有一批國內知名度較高的模具產品,如洗衣機和空調器大型腔注塑模、電冰箱吸塑發泡模、電機定轉子疊片高速級進沖模等,有的市場占有率高達30%以上。 

    我國模具市場空間巨大。2006年國內汽車保持15%的增速,銷量將達640萬輛,汽車零部件的市場比整車還大,為汽車零部件提供裝備的模具行業高速發展顯而易見。一個型號的汽車所需模具幾千副。其中鑄造模具數百套。汽車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汽車工業重點是發展零部件、經濟型轎車和重型汽車,汽車模具作為發展重點,已在汽車工業產業政策中得到了肯定。2005年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4萬億元,同比增長27%,手機、彩電、計算機等IT產品增速明顯,IT模具仍將供不應求。另外,小家電、農用機械、食品機械、新型建材需求量大,因此相關模具行業也將快速發展。 

    二、我國模具行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模具生產總量雖然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設計制造水平在總體上要比德、美等國家落后許多,也比韓國、新加坡等國落后而且國內模具市場過早陷入了價格戰的誤區,還缺乏自主創新的能力,尤其缺乏誠信可靠的市場體系。據報道,約有65%的歐洲客戶認為中國模具價格雖低但質量存在問題。 

    1.  產品質量不高 

    當前我國模具生產廠中多數是“大而全”、“小而全”,國外模具企業大多是“小而專o、“小而精”。國內模具總量中屬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的比例只有30%左右,國外在50%以上。 

    國內模具生產廠商工藝條件參差不齊,差距很大。現代模矮行業早已走出以豌手工制模的時代,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實現了無圖化生產,靠計算機設計,通過計算機輸入數據加工制作模具。我國不步廠家由于設備不配套,很多王作依贛手工完成,嚴重影響了精度和質量。受售價限翩,國產模具多采用2Crl3和3Crl3作精密熱處理。而國外則采用專用模具材料D1一N12316,其綜合棍披性能,耐磨、耐腐蝕性能及撼光亮度均明顯優于國產材料。這也從根本上影響了圈產模具的外觀質量和使用壽命。 

    模其就其本質兩言屬予工裝,生產出合格剿品才是最終目的。因此,模具的質量、性能依賴試模結果檢驗。國內模具廠因交貨期短,試模設備局限。往往把質量檢驗工作放在用戶娃試模,易給用戶造成大囊的損失和浪費。而且由于修模受時間、場地限制,往往難以調試到攝佳狀態。而國外一些發展較好的企業都擁有自己麴試模場所程設備,可以模擬用戶豹工非條件試模,所以能在晟短的時限達到很好的效果。

    我國目前的生產仍以手工為主,舉僅質量不穩定、周期長,藹且工人停業環境差,剃約了我國模具辯更高屢次發展。傳統的人工打模和仿型、拷貝型的模具生產方式,讓國內的模具始終停留在粗糙的“將就”型層酉。深:ll}I的1000多家模具企韭產品塔中骶檔為主,整體技術工藝和設計能力水平不高。附加值很低。沒有能力承接一些大型、精密、復雜和長壽命高檔模具的太宗訂單。 

    2.  標準化水平不高 

    模具是專用成形工具產黼,雖然個性化強,但也是工業產瑟,所以標準化工作十分重要。摸具標準化工作主簧包括模具技術標準的制訂和執行、模具標準件的生產和應用以及有關標準的宣傳、貫徹和推廣等工作。中國模具標準化工作起步較晚,加之宣傳、貫拐和推廣工作力度小,因此模具標準化落后于生產。更落后于世界上許多工業發達的國家。國外模具發達嗣家,如日本、美國、德黼等,摸其標準化工作已有近100年的歷史,模具標準的制訂、模具標準件的生產與供應,已形成了完善的體系。面孱內模具標準化工作只是扶“全國橫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以后的1983年才開始的。目前國內已有約2萬家模具生產單位.模具生產有了很大發艘,但與工業生產要求相北,尚很不適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怒模具標準化程度和水平不高。 

    目前,囂內已有50多項模具標準共300多個標準號及汽車沖模零部件方面的14種通用裝置和244個品種,共363個標準。這些標準的制訂和宣傳貫徹,提高了書國摸具標礁他程度和水平。由于中國摟具標準化工作起步較晚,模具標準件生產、銷售、推廣和應用工作也比較落后。邈此,模具標準件品種規攉少、供應不及時、配嚳性差等問題長期存在,風麗使模具標準件使用覆蓋率一直較低。近年來雖然由于外資企業的介入.比例已有較大提高,但總的來說還錕低。據初步估計,目前這一比例大致為40%~45%之闊。而國際上一般在70%以上,其中中小模具在80%以上。由于國內模具企北的性質和新在的地區不同,模萁標準件使用覆蓋率存在很大差異。三資企業要眈其他企業赫,南方的企業要比北方的高。 

    貫徹模具標準,采用模具標準件,不但能有效掇高橫具質量,而且能降低模具生產成本及犬大縮短模其生產周期。有關統計資料表明:采用模具標準件可使壘業的模具加工工時節約25%~45%,能縮短模翼生產周期30%~40%。隨著工業產品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快周期生產的發展,為了提高市場經濟中的快速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在橫具生產周期顯得愈寒愈重要的今天,模具標準化的意義更為重大。 

    3.  缺遷相關人才 

    當今世界正進行著新一輪的產業調整,一些摸具產品逐漸向發展中嘲家轉移。中國正成為世界模其大國,但我國模具行業人才緊缺成為一個追在眉睫的問題。據統計,我國模具行業目羲扶韭人員宥600多萬,但模具設計師僅60萬。據勞動部門調查顯示.目前企業對模具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北京、廣東、浙江等地,模冥設計人員、橫具開發人員、模具維修人員等已成為人才市場最緊缺的人才之一,盡管許多企業打出“年薪10萬”的招聘啟事,但也難以招到合適人才。 

    模具行業是一個需長期積累經驗的行韭,一個模具師傅起碼要有2到3年的實踐經驗,一個精通模具設計的工程師,也要宥5到8年的經驗積累。現在的年輕人熊堅持下來磊有所成就豹很步。盤于最初的學習非常枯燥.因此許多初學者常半途而廢。此外.我國傳統教育方式對模具A才的培養存在不足。一些高校盡管在近年內設立r模其行溉+僵由予受軟硬件璇麓限制,培養出的學員實際技能不夠。而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模其培訓班,由于缺乏規范的職業標準,因此學員質量良莠不齊。 

    4.  受到外資企業的挑戰 

    強前世界捌造業生產基地加速向我國轉移。我國制造韭叉難邁向商階升級發展階段,對優質精密模具的需求不斷上升。國際模具行業巨頭繼20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中國屠,再掀投資熱潮,目的正為搶占先機。中國本土模具行業面臨國外先進技術與高質量制品的挑戰,生存空間受擠壓。國際模具工業巨頭芬蘭貝爾羅擐公司投資興建的深圳模具制造廠已正式投入生產。這家制造廠完全根據歐美標準建造,首期工程投入人民幣6000萬元,主要為電信、保健、電子、汽車等行業提供高階模具產品,同時具備測試及驗證能力。2005年5月。日本排名第一的汽車模具制造商富士工業技術株式會社與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共同組建的三井富士汽車模具公司在山東煙臺落戶;美國科爾亞洲公司也與中國東風汽車模具公司合資建立武漢東風科爾模具標準件公司,科爾亞洲公司占六成三股份。2005年7月,日本從事模具生產的AB公司首度與臺灣地區個人計算機外圍設備廠商同赴上海設廠,生產鼠標及移動電話模具產品。歐洲聯盟、韓國、新加坡模具企業也密集組團到中國考察,尋求進駐區域及合作伙伴。 

    5.  缺乏自有品牌 

    目前廣東省有2000多家機械五金模具銷售和服務機構,但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卻只有兩三家。由于缺乏自有品牌。目前國內每個職工平均每年創造模具產值約合1萬美元左右,而模具行業發達國家大多是15萬~20萬美元,有的甚至達到25萬~30萬美元。國內企業開發能力弱、沒有品牌,導致了經濟效益欠佳,在市場中常處于被動地位。 
三、大力促進我國模具行業的發展 

    1.  促進產品結構調整 

    我國技術含量低的模具已供過于求,市場利潤空間狹小;而技術含量較高的中、高檔模具還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精密、復雜的沖壓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等高檔模具仍有很大發展空間。近年來,模具行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主要表現為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和模具標準件發展速度高于行業的總體發展速度;塑料模和壓鑄模比例增大;面向市場的專業模具廠商數量及能力增加較快。中國汽車模具公司今后的發展方向,應該注重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定位,進一步提升模具的制造技術水平,占領結構復雜、精密度高、技術含量高的高檔模具市場。 

     2.  加大設備投入 

    目前國內市場中低檔模具供過于求,但高檔模具卻供不應求。因此,要鼓勵企業增加設備,特別是骨干企業要配齊從模具粗加工、熱處理到各種精加工、光整加工、質量控制與檢測等整套設備,一般企業要配備數控加工設備,實現模具制造的全自動加工。積極鼓勵企業與大專院校進行技術合作,廣泛采用計算機輔助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進行設計決策、模擬分析和估化設計,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易模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目前在深圳模具業界處于領先地位,它引進先進的日本精密機械設備,并導入日本模具企業的流水線作業管理流程,使用日本模具制造業的先進工藝,從事各類精密注塑模具、鋁合金壓鑄模具、鋅合金壓鑄模具等的開發、設計和制造。近年來,該公司已成業內翹楚,業務成長性高達300%。 

     3.  促進聯合重組 

     從國內模具行業的發展情況看,模具這一產品適合專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模具企業在條件成熟時走聯合之路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目前國內的模具制造企業中,相當一部分為私營企業或個體戶,受資金、場地、技術、信息交流等諸多因素的局限,相當一部分是依靠傳統設備和手工制造完成,以至難以形成規模,只能生產一些中、低檔模具,很難引進先進的制模技術及先進的制模設備。這就造成了中低檔模具市場競爭加劇。有些模具企業為了攬活,不惜互相降低價格,而低價格必然影響產品質量,結果是坑了用戶,誤了同行,也害了自己。模具企業應該通過協作、整合等方式,化單打獨拼、惡性競爭為合作共贏,打破“同行是冤家”的狹隘思想,通過行業自律來維持模具市場的公平、良性競爭。 

     4.  積極開拓國外市場 

     世界經濟的發展形勢令人鼓舞,在過去的5年內增長了47%,僅美國的GDP也比5年前高出了3萬億美元(我國GDP2005年為2.2萬億美元)。如今,全球人均GWP已達到9500美元。不但北美、西歐及日本,澳大利亞近年來經濟發展也較快,而且今后幾年還有繼續增長的勢頭。但是作為基礎工業的模具制造業,尤其是沖壓模具的制造能力趕不上經濟發展的需要,為此急需從國外進口沖壓模具制造技術和能力,而中國模具業在這方面恰好有較大的優勢,市場前景看好。我國沖壓模具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高于澳大利亞。盡管企業急需的高技能人員稀缺,有的企業甚至開出26萬元的年薪尋找鉗工。但總體說來,我國有完整的沖模設計制造技術人員和編程人員,有熟練的數控機床操作工人,裝配鉗工和模具調試人員,勞動工資水平低于澳洲。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佛山市源晟鍵焊管機械模具有限公司

手機:13703086452    13798636961

座機:0757-86694119

傳真:0757-86694120

客服QQ:529576771

客服QQ:2877286814

郵箱:yuans@gdhanguanjixie.com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

Copyright?2019 佛山市源晟鍵焊管機械模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本網站部分圖片來源于互聯網,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按網站上公布聯系方式告知刪除。技術支持: